日期:2025-07-31 07:41:51
76岁的张大爷住在承德山区,昨天用颤抖的手点开“河北人社”APP,养老金调整明细跳了出来:每月多领98.7元。 其中20元是高龄补贴,15元是山区补贴,这两项加起来占了总涨幅的35.5%。 “幸亏有这些补贴撑着,不然光看工龄那部分,比去年少拿快20块。 ”他叹了口气,把手机递给老伴看。
2025年7月28日,河北省人社厅和财政厅的红头文件正式挂网。这份名为《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》明确:全省2024年底前退休的500多万老人,养老金从今年1月开始补调,7月31日前差额就会打进存折。 但对比去年的方案,变化像一根针扎进了退休群体的神经——定额、挂钩、高龄补贴全线下调,唯一没动的是派驻西藏等超高艰苦地区人员的25元补贴。
定额调整,每人每月固定增加28元。去年这个数字是32元,少了4元。 别看4块钱不多,对每月养老金只有2000元的李奶奶来说,这相当于直接砍掉了她涨幅的1.4%。
挂钩调整的变化更值得琢磨。 工龄价值遭遇“腰斩”:缴费年限每满1年只增加0.5元,而去年还是1元。 工龄30年的退休人员,仅这一项就比去年少拿15元。 更让高养老金群体郁闷的是,养老金基数挂钩比例从0.94%猛降到0.52%。 一位石家庄的机关退休人员算了一笔账:他养老金6000元,挂钩部分直接缩水25元,即使算上其他补贴,总涨幅也被压到1.82%。
高龄老人的补贴标准今年全面收缩。 70-74岁群体从20元降至15元,75-79岁从30元降至20元,80岁以上从40元降至30元。 不过像张大爷这样的高龄+艰苦边远“双料”老人,补贴仍是缓冲垫。 他每月高龄补贴20元加上山区补贴15元,合计35元额外收入,对冲了挂钩下调的冲击。
艰苦边远地区的补贴虽然普遍降了5元(一类10元、二类15元、三类20元),但政策留了一个“口子”:派驻到省外更高类别地区(比如西藏)的退休人员,仍按25元/月补贴,一分没减。 这让在西藏的河北籍退休人员实际涨幅比省内同类人员高出0.8个百分点。
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是另一类被政策“托底”的群体。 如果调完后养老金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,直接补足到平均水平。 去年唐山的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是3120元,当地一位军转干部调后只有3050元,这次就能补上70元差额。
工龄溢价缩水是本次调整的隐性伤口。 40年工龄的价值从去年的40元降到20元,“长缴多得”的激励效果被削去一半。 相反,政策更倾向“提低控高”:一位养老金2800元的退休人员,因挂钩基数低,实际跌幅远小于高养老金群体。 这种设计在保定某企业退休职工身上得到验证——他每月涨58.6元,比高养老金同龄人少跌15%。
省人社厅同步开通了三个查询通道:“河北人社”APP、官网在线窗口和12333热线。 打开APP后点击“待遇资格认证”,输入身份证号就能看到调整明细。 7月31日前,1-7月的补发差额将到账,8月开始养老金按新标准发放。 不过要注意:按原工资100%领养老金的老离休干部不参与本次调整。
家住张家口的赵阿姨上个月刚做完养老金认证。 她提醒邻居:“企业退休和机关退休的每年认证一次,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得每半年认证一次。 用‘河北人社’APP刷个脸就行,千万别超期——停了发放再补办可折腾人。 ”
牛配资-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-配资平台和配资炒股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